健康宣教
咨询师请回答

作者:郑心禾 来源: 发布时间:2023/4/20 11:38:05

    “心理咨询有用吗”、“你有没有想不开的事”、“吸收了那么多的负能量,你是怎么化解的”、“聊了三次了,我怎么还没好”......这是很多心理治疗师经常被问及的问题。而我的导师曾经给过我一个任务,就是把自己当成来访者,走遍成都大街小巷,把那些挂牌的没挂牌的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都过一遍,看看什么才是我认识的心理咨询。起初的走访中,我也会不停的询问心理咨询师此类的问题。

半路出家只因切身体会

    曾经一个半路出家的心理咨询师这么表示“用二十年的时间进入这个行业,他觉得有时候也挺无力的,很多来访者抛出的问题他回答不了。很多技术性问题,可以通过微观层面解决问题,甚至都不会产生出来,而心理学所面对的问题已经是最末端了。”他认为既然他选择坐在咨询室中,他有能力做好咨询,相信咨询一定能改变着什么。

拒绝过度“心理学”

    我们熟知的心理学被分为很多流派,一次行业年会中的模拟咨询中,不同流派的咨询师被邀请上台业务交流。情景设定是这样的——

    一位童年时期遭遇性侵的女性在成年之后恐惧亲密关系和肌肤接触,也因此抗拒婚姻,但由于传统人情社会的框架和父母的强制要求,她接受了相亲安排,并最终进入了一段婚姻关系。婚后,她无法和丈夫发生性行为,现在她到了生育年龄的临界点。传统的咨询师上台都在针对创伤展开分析,而到这位我想要细讲的老师时,

    他问出来第一个问题“你想处理这个创伤吗?”

        对方回“可以处理”。

    咨询师“可以的意思好像是咨询师希望处理,你只是配合。但其实我并没有这样的愿望,因为我知道如果我处理了这个创伤,你就要和你的丈夫圆房,至少你没有理由再拒绝他触碰你的身体。但是我要首先确定,这是不是你想要的结果?”

    对方沉默一阵,然后说,“这不是我想要的”。

    “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可以不做这个咨询,因为你并不需要做出改变。那你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咨询师再次提问。

    对方回“我想一个人生活,和我的猫在一起”。

    当下的我认识到这个创伤是这位来访者的挡箭牌,如果对创伤进行了治疗撤走了这块挡箭牌,可能不是一件正确的事,反而在为那个男人服务,那个她并不爱的男人,他可以无视这个女人的意愿而侵犯她。

整合学派贴近生活

    这段演示的故事你以为结束了,但当这个位演示者演示时,一位咨询师递上了一张纸巾并表示“我很心疼你”,而另一位咨询师站起来说“我要是她,我会很不高兴,而且我不信你和我认识5分钟就心疼我”。因为这句话,私低下我了解到了这位咨询师在咨询室的故事——

    一位主妇说,“我想控制情绪,希望自己不要像现在这样冷漠、暴躁”。

    咨询师问,“你怎么个冷漠暴躁法?”

    对方说,“我自己带孩子有时候控制不住发火,老公回来心情不好时,我不想理他不想安慰他,我心里很愤怒,觉得自己不理性。”这位主妇说了半个小时自己的“问题”。

    咨询师回:你老公不行啊。

    这句话咨询师总共说了三遍。第一次对方辩解了一下。第二次对方不置可否。第三次,这位主妇绽开了笑容,“这句话听着好爽”。

    我看她在讲述这段时,脑袋里付出了一个画面,一个人在一艘船上遭了罪,有人在持续地折磨她,你可以教她怎么躲闪,怎么提高武艺,但归根结底是因为她在这艘船上。我们要指出来,这里有一艘船,你不小心上了这艘船。

答案就在咨询中

    在这几年的不断摸索中,我很愿意听到这么形容:也许心理咨询没有办法脱离现实情境,心理健康也不是叫人岁月静好、接受生活。更多的是叫人遇到高兴的事情能够高兴,遇到愤怒的事情能愤怒,该悲伤的时候能悲伤。心理咨询的目标是让人更清楚地做选择,有时更清楚并不意味着你做了一个更开心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