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
就医助手
8月,继中高考之后精神心理科又迎来了一波家长带孩子的就诊热潮,大部分家长已经发现孩子的问题长达数周或者数月,因为担心孩子成绩下滑,就赶着放暑假的空隙带孩子就诊,就诊的原因也大部分是因为学习。多数家长在就诊时也提出以下问题:
让孩子去上学,他就说头晕、不舒服,这是不是借口?
孩子觉得同学欺负他,不愿意去学校,甚至觉得全校同学都针对他,这是真的假的?
我的孩子近期成绩下滑厉害,越补课越下滑,一休息就玩游戏,他是不是叛逆了?
我一让孩子去上学,他就用刀将手划伤,他是不是在威胁我?
其实你的孩子很可能不是叛逆!是抑郁!
儿童与青少年的抑郁障碍近期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18岁以下社区人群青少年累积发病率可达20%。儿童和青少年尚不具备充分描述自身情绪及感受的语言能力,往往通过行为来表达抑郁心情,表现为厌烦、孤僻甚至愤怒。
儿童和青少年的抑郁主要临床表现
情绪症状
感到心情压抑、不愉快、不活跃,对日常的娱乐活动和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部分患儿表现反复的脾气暴躁,易烦躁,易激惹,情绪爆发之间的心境呈持续性的消极状态。
思维症状
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映出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常表现发呆或走神。静坐困难,不能完成任务及学业。
意志行为
行为被动、迟缓,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不愿外出不愿上学。部分患者表现不听管教、对抗父母,离家出走,严重可出现言语暴力或冲动行为(例如,以肢体攻击他人或损毁物品等)。
躯体症状
可能出现躯体不适症状,如头晕、头痛、气促、胸闷、胸痛等。体重减轻、食欲下降、睡眠增多或入睡困难。亦有少数患儿出现食欲增强、体重增加等。
不同年龄段具有不同特点
学龄期主要表现
不愿上学、学习成绩差,与同学关系不良。躯体化症状,如腹痛、头痛、不舒服等。
青春期主要表现
青春期女孩子多见进食障碍,而男孩多见攻击行为等。多数患儿伴随酒精的使用甚至滥用,自杀、自伤行为,反社会行为,例如偷窃、撒谎冲动、鲁莽不计后果等。亦可出现成人的抑郁症状(悲伤、自我感觉差、兴趣减退等),体重及睡眠的变化。
儿童青少年的抑郁危险因素
家庭不和,学业压力、曾被欺辱、躯体虐待,遭遇不良事件(如父母离异、重大的情感伤害等),父母有抑郁病史或共患精神疾病(酒、药依赖)。
父母该怎么做
01正确认识孩子的心理问题,及时就医寻求医生的帮助;
02合适科学地为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减少孩子的负担;
03找到孩子的优点,不要以分数物化孩子;
04经常坐下来多沟通,平等对待孩子,不要让孩子去背负父母的未来。
一群家长疯狂的囤积网课,甚至将网课资源积攒到3-4年,而在这背后更多的是父母对孩子未来的焦虑,没有一个父母甘愿自己的孩子为人后。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放下焦虑,重视孩子的心理问题和人际交往,而不是以分数论成败。
抑郁症是可治的疾病,需要正规的系统的治疗。请及时到心理科/精神科门诊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