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宣教
带你走出老年期抑郁症的几个认识误区~

作者:陈基娜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0/6 9:39:52

      门诊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在“是不是抑郁症”的问题上煎熬着。很多时候,患者本人和家人对它存在很多误区,从而忽视了它,以致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严重后果。其实,老年抑郁症本身是一种并不难治的精神科疾病,只要正确认识它,经过规范治疗,多数抑郁症预后良好。今天主要分享老年期抑郁症的认识误区。


一、患者本人的误区

1.排斥心理




多数老年人对抑郁症有较强的排斥心理,认为抑郁症是“精神分裂症”前期,或者抑郁症就是老年痴呆,甚至有些人认为抑郁症就是自己想太多了,只要不想就没事了。殊不知,抑郁症乃是一种情绪障碍,其严重性已经远远超出了个人的调适能力。

2.曲解心理




老人对于接受治疗的认识往往也有许多误区。有的人顾虑抗抑郁药物的副作用;有的人认为药物有依赖性,用药治疗会导致药瘾;还有的人不相信心理治疗有疗效,以为心理治疗就是规劝和聊天,不管用。

3.轻视心理




很多人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存在轻视心理,认为只不过是心情不好而已,谁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认为只要家人多陪伴、多劝解就没事了。


二、家属的认识误区

1.只是情绪问题,不是疾病。门诊曾经碰到这样一位患者:女性,60来岁,独自就诊,诊室里看到医师就哭泣,自诉这一年多心情很不好。电话催促其丈夫过来后,其丈夫很生气,认为患者就是矫情,只是心情不好而已,根本就没病,找精神科医生纯属没事找事。其实,人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但情绪不好到了一定程度,持续到一定时间,就可能是抑郁症,就不应该认为是通常的情绪不好,而应该以抑郁症来对待。

2.老伴去世,悲伤过度,不是得了抑郁症。面对亲人离世,人们通常会陷入无尽的悲痛之中,亲属可能会在情绪和行为上变得与平常不同,医学上称为居丧反应。居丧者极端悲伤、孤独,经常向周围人诉说悲伤的心情,会有轻微的负罪感,如认为自己没有照顾好死者等,会有轻微的体重减轻与睡眠紊乱,但在2个月内严重症状会消失。如果抑郁症状持续2个月以上,逐渐加重,且有严重自责自罪,甚至有自杀言行,就要警惕是不是抑郁症了。

3.退休后抑郁是不适应。老年人在退休后,突然转变为闲暇的状态,失去了曾经稳定的工作规律和目标,同时社会影响力下降,人际关系骤然减少。人就会感到无聊、郁闷,容易出现“人老没用”等悲观念头,因此产生心理落差,情绪低落。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得了抑郁症,是根据抑郁症临床诊断标准,不管什么原因,只要严重到一定程度,满足标准,就诊断为抑郁症,就应该进行抗抑郁治疗。

4.只是身体不好,没有精神问题。门诊碰到的很多老年抑郁症患者,主诉最多的是躯体的各种不适,很多患者到多大医院各个科室反复检查,但又找不到任何器质性的病因。或者只是小毛病,根本不可能引起这么强烈的躯体不适。其实,在这些躯体不适下常掩盖着患者内心抑郁的体验。经过抗抑郁治疗后,躯体不适将缓解。

      5.也就说说,不会真的自杀。老年人如果长期患有抑郁症,容易出现轻生的观念,如果家属不注意会酿成自杀的悲剧。很多家属不重视这一现象,对于患有抑郁症的老人平时说的一些轻生的话语也不放在心上,认为只是说说而已,只要多加陪伴,老人不会真的自杀。但是,与青壮年患者相比,老年抑郁症患者一旦下决心自杀,意志更加坚定,行为更加隐蔽,自杀的发生率更高。因此,抑郁症患者只要有自杀观念,就必须严加观察,千万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