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园地
无知杀死了我们的孩子

作者: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 阮倩男 来源: 发布时间:2021/5/28 10:55:00

近期,成都49中学生坠亡事件在网上持续发酵,引起轩然大波。新华社公布了成都 49 中学生坠亡事件的调查结果。孩子确实属于自杀,排除刑事案件可能性。

当事实结果摆在眼前的时候,我们由原先的愤怒、慷慨激昂,变成叹息,伤感。如此青春阳光的孩子,一夕之间没了。孩子自杀了!

怎么一个好好的孩子,正常去上学,突然人就没了,有什么想不开的事情?年纪轻轻,究竟有多大事,非要选择死亡。其实,孩子的自杀并非偶然。

01自杀并非一时起意

警方调取小林生前的聊天记录,字里行间表露出自我否定、情绪低落、自我价值低。在与同学的聊天中谈及:『天天想着四十九中楼,一跃解千愁』。小林的同学也提到,小林平时性格内向。

事实上,在自杀之前,小林已经表露出自杀的想法,但是家长没有注意,老师也没有发现,同学也没有在意。研究指出,目前绝大多数的自杀都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长期纠结的结果。在自杀之前,我们往往会经过自杀动机或意念形成阶段---矛盾冲突阶段---自杀行为选择阶段。在自杀者实施自杀之前,往往会有一段时间的矛盾期,这个时候他们会时不时向外界发出微弱的求救信号,去试探身边人的想法,并希望获得他人的求助。遗憾的是,我们往往没有足够的意识去觉察这些异常,甚至会把那些“求救信号”当成无病呻吟,心理承受能力差等等。

如果在矛盾阶段,他们接收到来自外界的关注和帮助,绝大多岁尝试自杀的人都会放弃自杀。那么很多的悲剧就不会发生。

悲剧已经发生,小林父母承受的悲痛,作为局外人我们也只能感受分毫。生活仍在向前,学校、家长与社会大众,目前最需要去好好思考的就是—在未来,如何减少这类悲剧的发生。此次事件中,小林父母强调自己的孩子一直都是好好的,不可能会自己想不开自杀。对于小林父母来说,小林的死是完全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的事情。

02火眼金睛,提高青少年抑郁症识别率

小林在身前多次透露出自杀的想法,但均未得到有效的回应。有的时候,并不是什么所谓的阴谋论杀死了我们的孩子。杀死他们的,也许是我们的无知。越来越多青少年自杀的事件,正在给我们敲响警钟,识别和治疗青少年抑郁症,刻不容缓。

近些年,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发生率逐年上升。2017年英国儿童(5-10岁)的抑郁症患病率约为0.3%,青少年患病率(11-18岁)约为7.5%。近年来,我国发病率也逐渐上升,儿童青少年是精神科门诊的常客。其中,绝大部分的孩子都处于13-18岁之间。我们目前对于抑郁症的认知水平较早些年已经有了显著提升。很多人都知道,如果一个人整天以泪洗面,想着自杀,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那很有可能就是抑郁症。确实,临床上我们认为抑郁症的典型症状是“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思维迟缓”。但是,落实到真正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时,情况要复杂得多。尤其是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其表现方式有所不同。儿童青少年的抑郁症往往具有隐匿性。当他们患病时,多表现为其他方面的问题,如不听话、多动、执拗、反抗、攻击、不守纪律、学习困难、注意力记忆力下降、自我评价低。同时有可能会出现头痛、呕吐、腹痛、腹泻等生理问题。具体见下表。

婴幼儿期

与妈妈或者重要抚养者的分离焦虑,表现为不停地啼哭、易激惹、退缩、对环境没有兴趣、体重不增、睡眠差等。

儿童青少年

社交退缩,不愿意上学,人际关系不佳,学习成绩下降,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消极自杀观念,记忆力下降,思维迟滞,还可能出现吸烟、酗酒、犯罪等行为。

儿童青少年所处的阶段,比其他时候更容易表现出一些叛逆的行为。但是正是因为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让孩子在真正出现问题时没有得到及时的关注,家长们把孩子出现的厌学、攻击、脾气暴躁、社交回避简单粗暴理解成“叛逆”的表现,错过了孩子治疗的最佳时期。事实上,当孩子无故出现一些反常的行为,应该提高警惕,密切观察。必要时需要去专业机构进行就诊。

03是病,就得治

面对孩子的异常,部分家长觉得这只是孩子矫情,给我们家长找事,过几天就好了。面对医生给孩子下具的诊断书,有些家长也会觉得我家孩子不可能是抑郁症,他/她只是比较敏感,想多了,只要找个人开导开导就会好的。

事实上,抑郁症就是一种病,不是单纯意义上性格上的弱点或者缺陷所致,而可能是大脑中传递信息的物质(神经递质)失衡。抑郁症的发生与家族史与遭遇不良生活事件有关。抑郁症是有生物基础的,在必要时通过药物可以帮助患者调节体内的神经递质浓度,使得他们感觉良好。举例来说,百忧解(Prozac)之所以让人不再沮丧,靠的就是提高血清素的浓度。

当孩子表现出上述所提到的一些症状时,家长要引起重视,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目前,国际上比较认可的对于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治疗方案是:对于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首选是心理治疗,比如认知行为疗法(CBT)或者人际关系疗法(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当心理治疗没有发挥作用或者患者抑郁情况很严重的时候,考虑使用药物治疗。医学期刊柳叶刀在2016年和2020年都发表了关于儿童青少年抗抑郁药物使用的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氟西汀是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最优选择。单独使用氟西汀或者氟西汀结合CBT治疗都可以。

至于药物的副作用,请大家不必过于担心。抗抑郁药的安全性相对都是比较高的,可预见的副作用也都是非常明确地写在药物说明书上,而且这些副作用往往都比较轻微,在可控范围内。副作用引发的症状症状一般出现于用药最初几天或1-2周内,后续逐渐消失。

不管是成都49中孩子自杀坠亡还是之前报到的大量儿童青少年自杀问题,都一次次让我们触目惊心。那种让人觉得朝气蓬勃,充满生命力的年轻人形象似乎越来越模糊了。孩子们的变化背后有很多原因,一场悲剧的背后也有很多黑暗的推手。逝者已逝,发人深省。在识别青少年抑郁症,提高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率这条路上,我们任重道远。但是,我们的努力,会让世界上少一双死气沉沉的眼睛,多一张阳光灿烂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