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
就医助手
“医生,我该怎么办?我孩子才刚上初一,就不愿上学,每天在家打游戏、玩手机,动不动就发脾气,甚至扬言要自杀……”,“医生,现在的孩子怎么和我们小时候不一样?这么难教,我都要崩溃了……”这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碰到的情景。最近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全球发生率在12%~28%, 并且呈上升趋势。国内调查发现,儿童青少年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约为5%~30%。但多数病例由于种种原因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乎一个家庭,更关系到一个社会的未来发展,我们对其需要更多的关注。
今天我们就谈谈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指一个孩子从出生到结婚建立一个新家之前的这段家庭生活,通俗来讲就是父母的家。原生家庭给孩子的成长及性格养成带来的影响,就好像肌肉记忆一样,孩子的言行举止不需要经过大脑的思考,就会本能地带着原生家庭的烙印。融洽、有爱、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原生家庭中,对孩子影响最深远的是父母的爱和教育。如《人生七年》纪录片中提到一句深刻的话:“你没法给孩子任何实质的东西,但良好的教育会让他们终身受用。”原生家庭是孩子的人生底色,它影响着孩子的命运轨迹。
在幸福、有爱、和谐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性格、人格会相对完善,内心是积极有爱的、丰富的、阳光的、自信的;而在不和谐、不完整、缺爱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性格势必会存有缺陷,内心空虚孤独、自卑压抑、敏感多疑、扭曲偏激,甚至会出现极端行为。后者这些不良的性格特点,甚至会使心理应激事件的刺激加重,使孩子在今后遭遇挫折或者负面刺激时,加大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率。而以上这些性格特征,往往多是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养成的。
在这个重要且特殊的人生阶段,与孩子产生链接最多的场所就是原生家庭,产生链接最多的人就是父母。家庭环境的好与坏,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一个细微的表情,都会在孩子的内心中留下印迹,这些看似平常、琐碎又不以为意的生活日常,恰恰是孩子情感需求最直接、最重要的来源。“幸运的人,用童年来治愈一生;而不幸的人,用一生来治愈童年。”很多人当了家长,却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怎样才能给予孩子有效的陪伴。他们并不是不想做一个好家长,而是不会,不知道该怎么做。很多家长不仅不懂得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互动,而且他们自身还有一些问题没得到解决,比如自我接纳、自我管理等。当家长自己都有问题时,就更不会对孩子进行正确地引导和教育。家长必须能够言传身教,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原生家庭概念的提出者,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说:“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人生三观、精神品格、思维方式、生活习惯,都深受其原生家庭的影响,很多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所以我们做为父母要知道原生家庭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要积极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有爱、幸福的原生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