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
就医助手
双向情感障碍,一种兼具抑郁与躁狂发作特征的精神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尽管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神经生物学和环境等多种因素,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健康的饮食习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双向情感障碍的发生风险,助力守护心理健康。下面,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通过营养膳食为心灵健康护航。
优选营养食材,为大脑注入活力
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
Omega-3脂肪酸被誉为大脑的“优质润滑油”,对大脑的正常发育和功能维持起着关键作用。它不仅可以降低大脑炎症,还能增强神经细胞膜的流动性,促进神经递质的传递。临床研究显示,日常饮食中Omega-3脂肪酸摄入量不足,与情绪障碍的发生存在关联。三文鱼、鳕鱼、金枪鱼等深海鱼类是Omega-3脂肪酸的优质来源,奇亚籽、核桃等食物中也富含这种营养物质。每周食用2-3次深海鱼,或者每天吃一小把坚果,能够为大脑补充充足的Omega-3脂肪酸。
全谷物食物
全谷物食物富含膳食纤维和复合碳水化合物,能够缓慢释放能量,维持血糖的稳定。血糖的大幅波动会对情绪产生负面影响,而稳定的血糖水平则有助于保持情绪的平稳。燕麦、糙米、全麦面包等全谷物食品,应成为日常主食的首选。相较于精制谷物,它们保留了更多的营养成分,对身心健康更有益。
新鲜蔬果
新鲜蔬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减轻身体的炎症反应,保护大脑免受自由基的损伤。例如,香蕉中富含的色氨酸能够转化为血清素,血清素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对调节情绪、改善睡眠有着积极作用。西兰花、菠菜等绿叶蔬菜富含叶酸,叶酸对大脑的发育和神经递质的合成至关重要。每天摄入5种以上的新鲜蔬果,能够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
避开饮食陷阱,远离情绪隐患
高糖食物
高糖食物会使血糖迅速升高,随后又快速下降,导致情绪的大幅波动。长期大量摄入高糖食物,还可能引发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进一步增加双向情感障碍的发病风险。糖果、蛋糕、甜饮料等食物,应尽量少吃。
加工食品
加工食品通常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和添加剂,这些成分会对大脑健康造成损害,干扰神经递质的正常功能。薯片、方便面、火腿肠等加工食品,应减少食用频率。
咖啡因和酒精
过量摄入咖啡因和酒精会对神经系统产生刺激,影响睡眠质量,进而导致情绪不稳定。咖啡、茶、可乐等含有咖啡因的饮料,以及白酒、啤酒、葡萄酒等酒精饮品,都应适量饮用。
坚持健康饮食原则
规律进餐
保持规律的进餐时间,有助于维持血糖的稳定,避免因饥饿或过饱导致的情绪波动。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定时定量进食。
饮食多样
食物的种类越丰富,摄入的营养素就越全面。每天应摄入谷类、薯类、蔬菜、水果、肉类、蛋类、奶类、豆类等多种食物,确保身体获得充足的营养。
营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就像一把万能钥匙,能够帮助我们打开预防双向情感障碍的大门。从现在开始,调整饮食结构,选择健康的食物,为心灵健康筑起坚固的防线。同时,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度运动,充足睡眠,定期体检,全方位守护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