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
就医助手
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指在服用某些含有双硫仑结构或作用机制相同的药物前后,食用含有酒精的制品后,体内某些代谢反应出现障碍,导致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简单的说就是在喝酒或用药物后,身体无法代谢引起的反应症状。建议患者在使用头孢菌素类、硝咪唑类、降血糖类与其他可能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时,用药前3天及用药后7天内禁止饮酒和食用含酒精的药物、食物等,以避免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中毒的四个阶段:
1.初期反应阶段:
此阶段是双硫仑与酒精在体内开始发生反应的时期。患者可能会感到轻微的不适,如面色潮红、头晕、发热等表现,有的人可能会感觉到心跳稍微加快,比正常状态下的心跳频率略有增加,此时身体已经有了双硫仑反应的初步迹象,这是由于双硫仑抑制了乙醛脱氢酶,导致乙醛在体内积累,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但如果能及时停止接触酒精并密切观察身体变化,症状可能不会进一步加重。
2.症状加重阶段:
上述阶段,如果继续接触酒精或酒精制品,随着乙醛浓度的升高,患者的症状会逐渐加重,可能会出现头痛、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这一阶段是双硫仑反应最为明显的时期,患者需要密切关注症状变化,并及时就医。
3.危险期阶段:
在这一阶段,双硫仑反应可能达到高峰,患者的生命体征可能变得不稳定,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昏睡、昏迷等危及生命的症状。这一阶段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采取必要的救治措施。一般来说,双硫仑反应在24小时内是比较严重的,因此这24小时可以被视为危险期。
4.恢复期阶段:
经过及时的治疗和护理,患者会逐渐进入恢复期。在这一阶段,双硫仑和乙醛会逐渐被身体代谢和排出,症状也会逐渐减轻。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再次接触酒精和其他可能引发双硫仑反应的物质,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双硫仑中毒的四个阶段并不是严格划分的,不同患者的症状表现和病程进展可能会有所差异。
因此,在出现双硫仑反应症状时,需立即停药停酒,马上自行催吐,可以用手指或筷子按压舌根的后半部,引起恶心、呕吐,将胃肠道内未吸收的酒精类物质尽可能排出。
及时就医:对于出现呼吸困难、面部肿胀、胸闷等严重症状的患者,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在送医过程中,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将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误吸。
口服抗组胺药:对于轻度症状,如全身乏力、眩晕嗜睡、面色潮红、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可以遵医嘱口服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进行缓解。为了抑制乙醛生成,可以静脉给予西咪替丁。对于严重的双硫仑样反应,如胸痛、呼吸困难、大量出汗、紫绀、血压下降、过敏性休克等症状,需要立即由医生进行皮下或肌注肾上腺素,以加强心脏收缩力和扩张支气管。同时,可以使用激素,如静脉给予地塞米松或肌注纳洛酮来对症处理 。如果恶心呕吐症状严重,也可肌肉注射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治疗。
吸氧和心电监护:患者入院后,应进行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可以给予持续吸氧治疗。
一般护理和补液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V”型体位卧床、多喝水、避免剧烈活动、保持清淡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等,都有助于缓解不适体征。同时,应及时清除口腔和鼻腔中的呕吐物及分泌物,以防呕吐物堵塞呼吸道而引起窒息等后果,注意保暖,避免剧烈活动。同时,可以静脉滴注葡萄糖液等,以补充体液,促进乙醇代谢和排泄 。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族和C族,在维持细胞和组织的正常功能方面有重要作用。
心理疏导:及时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消除紧张和恐惧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随着精准医疗发展,基因检测(ALDH2基因型筛查)为预防提供新思路。临床统计显示,规范处置可使重症率从32%降至5%以下。关键在于提高医务人员识别能力和公众防范意识,构建从预防到救治的完整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