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
就医助手
7月28日,是已故诺贝尔奖得主巴鲁克•布隆伯格的诞辰日,为纪念这位乙肝病毒发现者,2010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决定,从2011年开始将每年的世界肝炎日从5月19日更为7月28日。今年是第14个世界肝炎日,去年我国宣传主题是“坚持早预防,加强检测发现,规范抗病毒治疗”,今年的主题是“积极行动,共抗肝炎”。
在我们讲肝炎前,先来了解下肝脏的6大主要功能——
1.代谢功能
人体每日进食的食物经过胃肠道初步吸收后被运输到肝脏。肝脏对这些物质进行代谢,将其转变成人体所需的一部分。
2.分泌胆汁
当人体进食后,胆囊将浓缩后的胆汁排入肠道,与食物混合,主要负责消化脂肪。
3.解毒功能
人体生病时服用或注射的药物,或者体内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都要在肝脏内解毒。
4.免疫功能
肝内富含吞噬细胞,这些吞噬细胞是机体防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5.凝血功能
所有的凝血分子几乎都是肝脏制造。
6.造血、储血和调节循环血量的功能
胚胎在第8周~第12周时,肝脏是主要的造血器官。新生儿的肝脏仍然有造血功能,成年后肝脏才不再造血。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肝脏可以恢复造血功能,肝脏就像一个储备室,在其他器官需要时可以提供一部分血液。
了解了肝脏功能,那么现在让我们来聊聊肝炎。
所以什么是肝炎呢?肝炎是一种肝脏炎症,可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并可能致命。肝炎病毒有五种主要毒株,分别称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甲型和戊肝多为急性发病,一般预后比较不错,而乙型和丙型肝炎导致数亿人患有慢性病,井且是肝硬化、癌症和病毒性肝炎引发死亡的最常见致因。
它的传播途径又是什么?
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不同。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通过消化道传播,容易通过嘴、饮食就感染。 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主要经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
如何预防肝炎的传播是重中之重。预防非病毒性肝炎,要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病毒性肝炎,需要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方面入手。而对于甲肝、乙肝和戊型肝炎,可以通过接种相对应疫苗,促进体内抗体的产生来预防病毒的感染。
所以当身体出现乏力、腹胀、右上腹部不适、尿黄等症状,往往提示肝脏可能受到了损伤,应该及时的到正规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然后进行治疗。
世界肝炎日,爱护肝脏,愿你健康相伴,笑口常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