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
就医助手
一个24岁的女生在5年前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多年来备受双相障碍的折磨与困扰。其母亲一直坚持为女儿求医问药,直到今年其精神疾病才得以康复。女生确诊双相障碍时才19岁,正在上高三,是备战高考的关键阶段。但由于逆反心理的影响,她经常逃课,打架,家人都教训了很多次。有时候她有些抑郁、崩溃、不说话,一个人待在房间里;有的时候非常狂躁,脾气很大,甚至毁物打人;还有时过度消费,花钱大手大脚。尽管家人对她训斥、劝说,但是她依旧我行我素,直到后来才发现她是患上了双相情感障碍。那么,对于这类患者应当怎样去护理?又应当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哪些事项呢?
一、如何护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
第一,要督促患者服药,应当要与患者商量或者督促患者,看着患者服药,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双相情感障碍是非常容易反复发作的一种疾病,所以在护理的过程中,应当嘱咐患者遵医嘱服药。必要时,患者应在家人陪同下应定期到医院复诊,医生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来对药物的治疗方案进行调整,以恢复患者的正常生活状态。
第二,心理支持。作为家人和朋友,一定要对患有该病的患者予以足够的支持。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以及其他精神病患者恢复良好社会功能、重新步入社会走上正轨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不可对这类疾病患者予以讽刺,而应当与其心平气和地交流,让这类患者能够敞开心扉,克服因这种障碍所带来的影响。
第三,注意言谈举止。在与双相情感障碍病人进行交流和护理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这类患者的言谈举止,特别是对于一些有抑郁倾向的病人,更需要注意尽可能不谈及自残,自伤等社会事件。如果发现患者有这类倾向,必须马上与医生取得联系,及时带他们到医院进行治疗,看患者的病情是否发生变化或者情绪上是否有波动等情况,以制定下一步的药物治疗计划。
二、护理该类患者的注意事项
因为双相情感障碍主要表现的是情绪基调的不稳定。很多时候患者可能会处于兴奋、话多、夸大、情绪高涨、行为工作的增加,甚至是乱花钱、易激惹等异常问题,也会有情绪低落、语言动作的减少、自我评价较低、思维迟钝等问题,因此情绪的大起大落是这类患者比较典型的一种症状。在照料这部分患者时,护理人员应当密切的观察患者的变化,特别是病情的改变。
要注意如果患者从一个比较狂躁的状态转变成了抑郁的一个状态,就需要及时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并根据患者的变化来对患者进行心理方面的指导,让患者能够逐步改善自己的症状,使得患者能够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之下,逐步地恢复自己的能力。因此,在对该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当尽可能地了解患者的心理想法。同时要制止患者可能会做出一些破坏性行为,如砸东西、自残、自伤等等。在患者情绪趋于稳定的过程中,要和患者和蔼可亲的进行交流,让患者能够逐步地恢复自己的社会能力。对于一些在很长时间都无法恢复到正常状态的患者,患者家属应当及时地与护理人员展开联系,进而制定下一阶段的治疗方案。
在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一定要注意这种心理疾病所带来的困扰,并要对护理对象采取和蔼的口吻进行交流,尽可能地让这类患者敞开心扉。在患者的情绪处于大幅度波动的状态时,家属或医护人员就需要密切地对其进行观察,当其恢复到正常状况下,就需要及时带患者前往医院进行治疗。在患者的病情不稳定、特别是做出一些破坏性的行为时,护理人员应当及时地对其进行制止,并以诱导的方式让这类患者逐步从大起大落的心理状况中走出来,进而很好地恢复自己的心理状态。恢复到正常状况后,医护人员应当及时地让患者服用药物,并遵医嘱进行作息,同时不要做一些刺激这类患者的事情。如讨论自残,自伤等社会事件,这样就能够使得患者的病情逐步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