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宣教
血脂高不再是肥胖者的专利

作者:陈依曼 来源:检验科 发布时间:2024/10/28 8:55:3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高血脂的发病率逐年在增长,而且愈来愈趋于年轻化,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数据显示,在中国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4个以上患有高血脂。

在人们的印象中,血脂异常往往与肥胖划上等号,仿佛是肥胖者的专利,导致那些身材苗条的人很容易忽视血脂检查。事实上,血脂水平与体型并无必然联系。血脂异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血脂异常与环境及遗传因素相关;继发性血脂异常则继发于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因此,体型瘦的人并非血脂就正常。

高脂血症是指血脂代谢发生紊乱、脂肪代谢或转运异常,血中总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它是一种全身性、常见、多发的慢性疾病。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如果血液内血脂过多,就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即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斑块的增多增大会堵塞血管,造成血流减慢。一般常规检测的血脂主要是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胆固醇是一种类固醇,大部分是人体自身合成的,少部分是从饮食中获得的。它是人体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它能够促进胆汁的合成,促进细胞的修复,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改善大脑的功能。胆固醇主要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前者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可以抗动脉粥样硬化,俗称“血管的清道夫”即“好胆固醇”;后者会附着在血管壁上,一旦过量就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称为“坏胆固醇”。坏胆固醇就仿佛是一个隐形杀手,不断破坏血管健康,一旦发生梗死就为时已晚。

甘油三酯大部分是从饮食中获得的,少部分是人体自身合成的。大部分组织均可以利用甘油三酯分解产物供给能量,肝脏也能将血液中的某些糖类转化为甘油三酯,脂肪组织贮存。甘油三酯升高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所以控制甘油三酯是减少冠心病发作的重要措施。

当代年轻人炸鸡、奶茶、烤肉不离手,高血脂的年轻化愈演愈烈,经常有看似体型正常实际却有血脂升高的现象。由此可见如今不止肥胖者才会血脂升高,血脂高低与体型胖瘦并没有必然联系。饮食结构的不科学、运动量的缺乏、不良的生活习惯、生活压力的增加与对血脂的重视程度不足都是影响血脂异常的因素。

所以,防治高血脂的发生刻不容缓。2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五年测量一次血脂,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测。当发现血脂异常时,首先应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尽量避免熬夜,并保持良好的心态。其次,我们应改变膳食习惯,减少肥肉、动物内脏和反式脂肪酸(甜品、奶茶等)的摄入,采取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类的饮食原则,蔬菜类推荐吃木耳、黄瓜、香菇、芹菜、韭菜、洋葱、冬瓜、胡萝卜;水果类可以选择猕猴桃、柚子、橘子、苹果、香蕉、葡萄;肉类可以多摄入鱼肉、牛肉等;并且多吃粗粮,比如玉米、小麦、红薯。平时可以加强牛奶的补充,来补充蛋白质还有钙剂。

最后,应当在工作结束或间歇中,加强体育运动的锻炼。除此之外,定期随访血脂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将疾病扼杀在摇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