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宣教
青少年厌学:精神科医生需要介入吗?

作者:陈丽雪 来源:质管科 发布时间:2024/10/24 9:01:35

一、青少年厌学症的表现

厌学症是一种常见的学习困难,大部分发生于青少年,常常表现一系列特定的症状和行为改变

主要表现为:

1学习兴趣丧失动力下降,抵触学习、成绩下降;

2、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开小差;

3、叛逆行为,逃学逃课;

4、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情绪问题,甚至出现睡眠障碍、食欲不振。

二、青少年厌学的原因

青少年厌学往往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其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复杂的因素。

1、学习压力过大:在激烈的学业竞争环境中,青少年面临着来自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多重压力,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下,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会让他们对学习望而却步。

2、心理创伤:家庭环境不稳定,如父母频繁争吵、离异等;或者在学校中遭受了欺凌、排挤等不良经历,这些创伤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使他们在学习时无法集中精力,甚至对学校环境产生恐惧。

3、外界引诱因素增多:痴迷于手机、网络,严重者成瘾而不能自拔,不良视频等的负面引导都会让青少年对学习失去兴趣。

三、精神科医生介入的必要性

当青少年出现严重的厌学情绪,并且已经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社交功能以及身心健康时,精神科医生的专业帮助就必不可少了。精神科医生具备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他们能够通过详细的问诊、专业的心理测评等手段,准确评估青少年的心理状态。

精神科医生可以对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进行诊断和治疗。如果是焦虑症导致的厌学,医生可能会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帮助青少年缓解焦虑情绪,恢复正常的学习心态。对于因心理创伤而厌学的青少年,医生会引导他们正确面对创伤,通过专业的心理治疗技术,如认知行为疗法等,帮助他们走出阴影。

精神科医生还能与家长、学校老师等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协作。他们可以指导家长改善家庭教育方式,为青少年创造一个温暖、支持性的家庭环境;也能向学校老师提出合理的建议,调整教学方法和校园氛围,共同帮助青少年克服厌学情绪,找回学习的动力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