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宣教
围产期间的抗抑郁药物安全手册

作者:鲍慈青 来源:401病区 发布时间:2024/10/21 9:42:10

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坚持长期服药就像是给健康上了一道保险,它能帮助他们保持情绪的平稳,减少病情反复的风险,这一点是大家都认同的。尤其是育龄期的女性,不管她们是否患有抑郁症,她们都有权利去追求成为母亲的机会,这也是大家普遍认同的观点。

但对于那些正处在围产期的抑郁症患者来说,问题就变得复杂了。因为她们面前摆着一个难题:“继续服药”和“停止用药”之间似乎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围产期间使用抗抑郁药物是一个需要谨慎考虑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母亲和胎儿的健康。以下是一些一般性的指导原则,但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是独特的:

1.评估必要性:在怀孕期间使用任何药物之前,医生会评估必要性。如果母亲的情绪稳定,可能建议不使用药物,或尽量减少药物使用。

2.选择药物:如果确实需要使用抗抑郁药物,医生会尽量选择对胎儿风险最小的药物。通常,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s)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如氟西汀、舍曲林等。某些药物如帕罗西汀可能与胎儿心脏缺陷风险增加有关,因此通常不推荐使用。

3.最低有效剂量:尽可能使用最低有效剂量,以减少潜在的副作用和对胎儿的影响。

4.监控胎儿健康:怀孕期间使用抗抑郁药物时,医生会密切监测胎儿的健康状况,包括定期的产前检查和可能的特殊检查。

5.避免突然停药:怀孕期间不宜突然停止使用抗抑郁药物,因为这可能会导致母亲的情绪迅速恶化,对母亲和胎儿都不利。

6.产后监测:分娩后,医生会继续监测母亲和新生儿的健康状况,以确保药物没有长期影响。

7.母乳喂养:如果母亲正在服用抗抑郁药物,需要考虑是否进行母乳喂养。一些药物可能会通过母乳传给婴儿,因此需要医生的建议。

8.心理治疗:在怀孕期间,心理治疗或咨询可以作为药物治疗的补充或替代方案。

9.沟通和计划:与医生保持开放的沟通,制定一个对母亲和胎儿都安全的用药计划。

10.物理治疗:经颅磁刺激(TMS)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可能对产后抑郁有疗效。

11.中医药治疗:某些中药可能对产后抑郁有疗效,且安全性较高,但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12.预防调摄:加强对孕产妇的精神关怀、了解生理及性格特点,运用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知识对产妇多加关心和爱护,对预防产后抑郁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每位母亲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发育情况都是独特的,因此所有决定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