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
就医助手
前几天,心理热线接到一位女性来电,诉说被催婚、被相亲的苦恼:
“我这两年相了很多次,一直没有相到合适的,我时常在想要不要将就?”
“我爸妈一直在催,每次聊个天,都能扯到催婚。可是,婚姻要慎重的啊,如果只为了结婚而结婚,找的人不是自己喜欢的,那日子怎么能长久地过下去?”
“爸妈从来不在乎这些,他们只知道催、催、催……”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结婚和生育被视为成年人的重要里程碑。近段时间又恰逢春节假期,所谓“每逢佳节倍催婚”,很多人在假期里不仅要面临父母的催婚压力,还得承受各方亲戚的“催婚轰炸”,赶赴“相亲局”。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晚婚或不婚。因此,在“催婚”问题上,大多数人很容易跟父母起冲突,而且情绪也受影响。
面对催婚,如何与父母有效沟通并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在此分享一些沟通策略以及调试方法:
与父母沟通的策略
1.理解父母的立场:首先,尝试从父母的角度理解他们催婚的原因。对于许多父母而言,婚姻是稳定和幸福的象征,催婚是出于对子女的关心和爱。
2.明确自己的想法:在与父母讨论婚姻观念之前,先明确自己的生活规划、职业发展、个人价值观等,准备好自己的立场,以便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
3.选择合适的时机:沟通需要选择一个大家都比较放松的时刻,毕竟在紧张或情绪激动时讨论此事容易“情绪上头”。
4.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多使用“I”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例如,“我明白你们的用心,但我希望自己在各方面有个准备之后再考虑结婚。”另外,如果催婚的行为变得难以承受,需要明确告诉父母这种行为让你感到压力和不舒服,明确设立一个界限。
5.友好沟通,积极讨论:双方可以通过积极讨论,尝试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比如让父母了解你目前的生活状态和计划,说定一个大致的时间表。
1.自我肯定:婚姻是个人选择,要认识到这不是社会对个体的要求。不要因为婚姻状态而动摇自己的价值,要提升自我价值感,可以通过设定并追求个人目标来实现,个人目标可以是职业上的、学习上的或者是个人成长上的。
2.与人交流:可以跟朋友或者同处境的人多交流,寻找理解和支持;有需要也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3.丰富生活:充实个人生活,可以多多培养兴趣和爱好,减少对婚姻状态的过分关注。
4.保持乐观: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婚姻或者单身都有各自的美好,遵从自己的内心想法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面对催婚,与父母的有效沟通并及时自我心理调适是关键。请记住,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其人生轨迹都是独一无二的,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实现个人的幸福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