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精神科401/402病区青年文明号
急重症精神科医生是一种怎样的工作体验?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1/3/15 11:00:00

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急重症精神科,专门救治急重症精神病人,可以想象他们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压力。然而,他们说的、想得最多的却是想要这个社会更多关心这个群体、更多站在平等的位置跟病人交谈,希望社会和家庭不要带着歧视的眼光去看待这些病人。

 

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新院位于潘桥,园区依山而建,为精神病人提供了一个宁静的外部环境。急重症病区是七医的核心业务之一。该病区主任刘立滢1996年从温州医科大学毕业后,即进入七医工作,2013年起进入急重症病科区,开始了对精神科急重症病人枯燥并且有一定危险的诊疗工作。然而他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评价却出人意料。

 

刘立滢说感觉自己的职业生涯很幸福,因为他的老师们是奠基者,而他们已经享受到了医疗环境改变给我们带来的一些幸福感。


与想象中的不同,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的急重症病区看起来安静整洁,大家不是静静躺着就是静静地在活动区散步。人们对于精神科的急重症患者,不免有这样那样的偏见,的确,在前些年医疗条件不足,人们的观念还比较陈旧的时候,急重症患者,无论是对于一个家庭,还是他本人,都可以说是一场灾难,尤其是在农村或者偏远山区。

 

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急重症病科区主任 刘立滢: 

我印象很深是2004年的时候,当时开始我们温州开始对精神病人精神就困难精神病人进行免费治疗的时候,文成民政局当时委托我去我们医院,让我去到文成一个病人家里去。当时我们是车开到病人的山脚下面,然后是家属带着我爬山,爬了两三个小时爬到一个山顶上面,那个地方叫什么我现在也不知道,然后这个病人在那山上在家里待了20多年,然后是一直躺在一张床上,大小便全部拉在床上。我进去的时候是门推开来,那病人第一个是捂着眼睛,他已经很多年没见到光了,然后把他被子揭开,问他做精神检查的时候,被子是硬的 ,拉开了,跟厕所一样,这个是最震撼的场景。

 

刘医生介绍说,自2004年温州开始对困难精神病人进行免费治疗后,这种情况基本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政府和医院提供的专业治疗。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该位重症患者已经可以与人基本交流,转到了康复病房。


刘医生说,急重症患者不同于普通患者,他们的最好预防是药物预防。即“药不能停”,而这个就需要家庭的配合。

 

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急重症病科区主任 刘立滢: 

第一个目前精神科预防主要还是药物预防,然后药物预防是因为我们的定位精神疾病跟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是一个慢性的疾病,需要长期药物维持预防,让他如果长期服药的话,精神病人是不容易病情复发的。 家属有的时候会出现两种观点,一个说是他有迫切希望要求完全治愈,他可能像前几年会有求医问神这些,就有一些有些寄希望其他途径,然后会耽误了病情的一个早期的预防控制。第二个就是精神病人,跟我们正常人发用药时间其实一样,精神病人我们现在叫他吃最少是你先吃5年,5年以后病情稳定,我再考虑减药或者停药。大多数人做不到。

 

为了让病人早日回归社会,刘立滢团队除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传统治疗外,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建立了一套科学、先进的精神疾病综合康复治疗服务体系。从2010年开始,刘立滢推出“社工康复”的方式,让病人能够回归社会。从2013年开始,他们为出院病人进行康复指导。在了解病人病史及治疗的基础上,对病人的社会心理因素进行评定,提出个体化、系统的康复规划。帮助病人和家属明确康复方向,让病人能更好地适应院外生活,保持和恢复社会功能,预防复发。

 

然而,社会歧视性问题依然普遍存在,这种歧视,不但容易让病人复发,甚至让人对自己的问题不敢直视而耽误治疗。

 

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急重症病科主任 刘立滢

我碰到过一个大学生,他高考的时候发病,当时我们在病房里面,我们为了消除他对这个疾病的歧视,所以在病人前面我包括在家族前面讲,刚才讲的你只是生病了,你没有做任何对不起别人的事情,你只要积极治疗就行了。

但是后来是在高中的微信群里面,同学问你最近一个月半个月去哪里了,他说去精神病院住院了。结果后来微信群里面一个人都没有了,他们撇开他重新建了一个微信群。这件事对病人来说。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大。两周后该学生就复发入院,因为他脑海里老出现别人取笑他的幻觉。


刘医生还遇到过更极端的例子。一个朋友介绍过来的患者抑郁症发作,当时到七医门口却不肯下车,坐在车上一直痛哭,说自己怎么得这个病,两夫妻抱在那里,最后就哭着离开了我们医院,最后这位患者由于接受不了自己的疾病耽误治疗,最终选择了自杀。由此也可以看出,作为急重症病人,有时候,家人的陪伴、帮助、安慰和坚持治疗相当重要。七医急重症科的其他医生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急重症科 主治医师戴伯坚:

我自己平时查房的时候跟病人接触有一点我比较有体会,跟病人接触的时候,首先我不当他是一位病人,当他是一位正常的人跟他沟通。包括回归社会之后,其实有些很多人的话这个情况还是蛮稳定的,这样子的话我们跟他接触的时候,尽量站在等同的位置,然后跟他就是说以朋友的方式在那里接触的话,其实会发现有时候跟他们也是很好交流的。

 


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急重症科 实习医生 周家建

我觉得应该多宣传一些做一些宣传片或者什么,普及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可能社会的对这个疾病的认知度还是很低的。其他的然后应该多给予他们的帮助一些

 


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急重症科 主治医师金晓庄

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个疾病有一种病耻感,但是我觉得这并没有就是说自病人自己病人家属以及社会上其他的人都可以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然后多关注一下病人, 一些或者说对精神病人可能会躲避、会逃离,甚至会排斥他们。这样的话其实是对他们来讲其实是个噩梦

 


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急重症科402科室副主任朱晶晶 :

双向情感障碍的患者,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如果是出于一个缓解期,他跟我们正常人其实是差不多的,他是可以从事一些正常的工作,正常的生活,只要出院之后只要规律的按医嘱服药,这些都是能够正常的进行的。所以希望包括社会,包括家庭,不需要带着歧视的眼光去看待我们这些病人。其实我们精神疾病的话是属于一种慢性病,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就不需要有心理的负担,平时我们也一直是跟患者跟家属这么去宣教的

 


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急重症病科402科室护士长王芳:

我还是建议社会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个平台,比如说残疾人的一个工作的平台,让他们能够去跟社会去交流,去能够接触。

 

世界卫生组织称,精神疾病在中国人口中的比例已经不可小觑,甚至超过了心脏病和癌症,而急重症精神病患者又占到其中的3%-6%,如何正视精神病患者,配合医嘱治疗,并尽可能地平等对待家庭、身边或者社区的病患人员,这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

 

来源:温州人品牌工作室

记者:燕亭 乔乔

责编:腾壁

审核:朱磊

监制:王振辉 翁逻沿 温作杰

总监制:邓雄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