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园地
我生如梦

作者:管理员 来源: 发布时间:2014/4/2 15:05:00

  百年前,弗洛伊德以其《梦的解析》震撼了整个世界,它唤醒了死气沉沉的科学界对梦的注意。随着此书的出版,诞生了一种新的临床治疗领域——心理疗法,并鞭策此后的科学家不断地探究大脑和意识之间的微妙关系。对于人的大脑,人们可以去解剖和认识,而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意识,你甚至无法下一个明确的定义。

  自从《梦的解析》问世一个世纪以来,人类在认识大脑的生理机能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已经可以治愈诸如抑郁症之类的疾病。这些进步的意义或许更在于:它们超越了旧的神经系统学的重点研究范畴,从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器官,转而思考新的问题:我们是否对自己的意识知之甚少。

  当弗洛伊德首次指出梦是“通往潜意识的神圣之路”时,曾在临床医学界掀起轩然大波。然而随着对大脑生理结构的深入了解,弗洛伊德的理论便被科学撇到了一边。科学家认为,梦,只不过是一堆乱七八糟、毫无潜在意义的放电而已。即使在临床心理学家看来,那些在熟睡中涌现的奇异景象,也丧失了大部分标志性的心理意义。

  然而,人类无论如何都无法抵御对梦的好奇。当你刚从栩栩如生的梦中惊醒,脑子里还充塞着比最激动人心的小说还要丰富的情感、想象和细节时,你会简单地认为这只是电能的随机释放吗?你又如何能从那比清醒时还要清晰真实的梦境中轻松释怀?如果说对人类意识的深入探险是一个美好的梦想,那么美国《发现》杂志的这篇报道或许会让你梦想成真。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罗伯特&S226;萨尔伯斯基教授分析了一项新成果,该项研究第一次解释了人类的梦境为何如此离奇,为何科学界或许应对弗洛伊德古怪的理论给予更多的关注。最新研究表明,弗洛伊德惊世骇俗的学说或许有其合理的一面。

  与现实生活相比,梦境的不同不仅仅在于迅速的场景转换,更在于它极端的富于感情和荒谬无稽。在梦中,你片刻间就可以做出敏感的情感反应,而现实生活中却是不可能办到的。

  关于梦为何会“像梦一样离奇”,从来都不乏解释的理论。或许梦是神与人的灵魂对话的媒介;抑或是你抛开一切道德桎梏,了解自己对母亲的真实感受的一种方式;抑或是你使自己的大脑以一种异乎寻常、风马牛不相及的方式来解开临睡前困扰你的数学难题的捷径;抑或是你在给自己白天没有被充分调动的大脑神经元来点热身练习。

  庄子曾怀疑他和他梦中的蝴蝶哪一个更真实。不要对此一笑了之,也许我们真的该认真的想想梦和现实哪一个更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