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
就医助手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对公共卫生的挑战,也是对我们心理的一种考验。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因为疫情造成的精神健康问题成为需要我们共同应对的另一场战役。
人流密集的公众场合佩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是疫情给我们留下的良好卫生习惯,然而口罩时刻不离、频繁洗手、过度使用消毒用品等一系列强迫性行为大有可能是后疫情时期的心理“病毒”所造成的。除此之外,紧张焦虑、睡眠质量差、人与人之间信任缺失等都是常见的疫后心理问题。那么,我们该怎样进行心理调适呢?
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陈策:
首先我们要接受出现这种强迫行为或焦虑紧张情绪,是我们正常情绪的一部分。第二步我们要进行一个自我调节和想象性放松。这里边有几个技巧可以与大家分享。在呼跟吸之间我们可以这样做:第一个要慢,第二个气要吸足,第三个注意力要集中在呼跟吸之间,第四个在呼吸之间过程中最好是能闭上眼睛处于一个放松的状态,然后我们再接入吸进来的是新鲜的空气和营养,我们每一次呼出去的都是身上的紧张焦虑和不适。
一套蝴蝶拍的心理安抚技术同样能够帮助我们构建内在的安全感。与此同时,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不仅增强抵抗力也有利于我们的睡眠。随着各处陆续复工复产,返岗工作人员应提高自身心理免疫力。学习疾病防控知识,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过度焦虑。觉察自己心理状态出现过度疲劳,或家里有确诊疑似患者,医学观察人员,一方面及时向领导或同事求助,请求换岗或休息,可通过热线在线咨询等方式寻求专业帮助,若自身有可疑肺炎症状,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