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
就医助手
与孤独症儿童近距离接触时,你会发现,这些儿童的注意力很难集中,眼神飘忽不定,从不正眼看你一回,与人没有眼对眼的注视,很难与你实现交流。由于不能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关系,难以体会别人的情绪和感受,无论你说什么,做什么,他们都不理也不看。他们可能会重复地拍手、看手、摇摆、转圈等几种动作,出门要走认定的路线,走路时手摸墙壁前进,玩法单调、反复,缺乏变化,抗拒任何变化一旦日常生活出现一点变化,他们就会强烈地抵制,直到恢复原来的式样与秩序。
约有50%的孤独症儿童没有沟通性的语言;有语言沟通的孤独症儿童,也常表现出鹦鹉学舌似的仿说(回响语)、代名词反转、声调缺乏变化、答非所问的情形,或自言自语,不知所云。也就是说,即便学会叫“妈妈” ,那也只是简单的模仿,孩子并不明白这意味着和代表着什么,过一段时间就会忘记的。
治疗:
1、交流从注视开始
首先,一定要和孩子对视,用眼睛传达感情,即便孤独症儿童眼神游离,家长也要尽量与他做眼神交流。并且要持续不断地用语言进行刺激,一旦停止这种交流,孩子会很快就回到他们封闭的小小的自我世界中。有些孩子很怕进入陌生的场所、见陌生的人,家长应该提前做好准备。例如,假设第二天要带孩子去心理咨询中心见医师,家长可以提前一两天先去一次, 并用相机记录下乘坐的交通工具、心理咨询中心的外貌、医师的样子、治疗时所用的玩具等等。再去接受治疗之前,出示这些照片给孩子看,告诉他我们将乘坐这样的汽车,到这个地方,见这个阿姨或叔叔,玩这些玩具等等具体内容。让孩子提前对所做的事情有所了解,减少恐惧心理。
2、家长切不可命令或者呵斥孩子
如果孤独症儿童不想去某个地方,但家长非要命令他去,短期内一次两次可能如家长所愿,但长此以往会给孩子造成命令性障碍,孩子就再也不会接受任何指令了。在孩子失败、做错事的时候,家长也不能急躁,孩子做错事是因为他不知道该怎样做,斥责是没有用的,应该温和地对孩子讲述他应该怎么做才正确。
3、让孩子学会放松自己
为了让孤独症儿童能学会跟别人交流,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小技巧。比如,把孩子喜欢玩的玩具、喜欢吃的东西放到比较高的地方, 让孩子够不到。孩子为了拿到玩具或食物就会主动跟家长比划或是发出“嗯、 啊” 的声音,此时,家长要利用这个机会,教孩子说玩具或食物的名字。
4、对孩子进行社会性训练
最重要的是让他学会放松自己。一位患儿的家长说,她想让孩子接触社会,就带着孩子去超市,结果孩子却把货架上的货物弄得乱七八糟,见到喜欢吃的东西直接就撕开包装,售货员生气地叫家长管好自己的孩子,弄得家长很难堪。另一位家长曾有过带孩子坐火车的经历,孩子看到周围都是陌生人,大哭大闹,乱踢乱踹周围乘客,丝毫不顾及大家的愤怒。对于这样的孩子,首先要让他们学会放松,尽量找到一种让他们能安静下来的方法, 这对不同的孩子可能方法不同, 有的孩子喜欢光, 有的喜欢某个玩具或某种食物,有的看到某种色彩就会安静。总之,要找对适合孩子的放松方法才是他能轻松融入社会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