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在家庭中,如何跟精神分裂患者相处?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0/3/17 15:48:44

来源:上海新科医院精神心理科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疾病。早期主要表现为性格改变,如不理亲人、不讲卫生、对镜子独笑等。病情进一步发展,即表现为思维紊乱,病人的思考过程缺乏逻辑性和连贯性,言语零乱、词不达意等。

此外,比较典型的症状,还有妄想与幻觉。所谓妄想,即毫无事实根据的想象,如认为有人要谋害他等。

面对疫情之下家中有精神分裂患者更是忧心忡忡,像是守着一颗定时炸弹,寝食难安,不知在家庭中该怎样与精神分裂患者相处。

首先,尊重精神分裂患者。

有人认为精神分裂患者是疯子,失去了理智,不论患者症状有多么丰富,患者仍留有一部分正常人的情感,对于别人给予的关怀,患者可能没有马上回应,但这份亲人的温暖会留在患者心中。只有在精神症状非常严重时患者才可能失去自我控制。

因此,家属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关心、照料患者的生活,督促患者遵医嘱服药,还要尊重患者的意见。同时更要了解精神分裂患者。我们来看下面的内容。

1. 及早识别精神症状。精神病患者的症状常常复杂多样,家属不易及时识别,常常发展到相当严重的时候才带病人就诊,此时病人已不易控制。

2. 了解患者的感受。精神分裂患者病态感受可能随时出现、无法自控,难以区分症状与现实。

3.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有精神分裂患者的家庭常常会产生自卑心理,并且会因家庭经济负担的加重产生家庭成员间的矛盾,随着矛盾的不断激化,认为是患者毁了全家的幸福,造成家庭成员与患者沟通减少或缺乏,患者的心理压力很大,容易造成患者病情的复发或加重,而且病人很容易产生自杀的念头。

其次,不同病情区别对待。

由于患者的病情各有不同,表现方式也不一样。因此,家属在与患者相处时要根据不同病情区别对待,常见的病情有:

1.兴奋躁动病人。对待这类患者语气要平和,以安抚为主,尽快安排患者住院治疗。

2.幻觉妄想病人。对待此类患者既不过分关心,也不冷眼视之。

3. 抑郁自责病人。由于抑郁、自责的病人心理体验非常痛苦,因此家属在与患者相处时要多提供心理支持,进行心理干预。

4.反复要求自杀病人。对待此类患者除态度和蔼,更重要的是语言表达要明确,要敢于和病人讨论自杀,主动涉及症状,不要怕刺激患者。同时要加强看护、检查周围环境的安全情况,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必要时安排患者住院治疗。

5.敏感多疑的病人。对待此类患者要以反复劝说、反复解释或给予适当的保证为主。由于敏感多疑属于一种人格特征,是能够接受劝说的,但不会持久,类似的疑心还会反复出现,因此,要对患者不厌其烦地解释。

6.易激惹的病人。对待此类患者要注意谨言慎行,不要激惹病人。

最后,避免或减少不良刺激

精神分裂病人不是生活在真空的环境里,而是要面临社会上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或处境,那么,家属在患者遇到不良刺激时能做些什么呢?最常见的不良刺激有:

1.患者下岗或失业。下岗或失业对病人的精神打击很大,特别是对于具有孤僻、寡言少语,敏感多疑性格的精神病人来说,可能意味着没有生路,陷入绝境!

因此,家属在与此类病人相处时,应以安慰、疏导为主,告诉病人困难只是暂时的,让病人感觉自己并不孤立,有家人的关怀,还有法律的保障。

2. 患者失恋或离婚。失恋或婚姻的失败对于患精神障碍的病人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病人有一种挫败感,自卑感,家属此时应告诉患者幸福和欢乐要靠自己去创造。并告诉病人只要自尊、自爱、自强,爱神一定会再次降临。

总之,在家庭中与精神分裂患者相处时,家属应注意以上的内容,并经常向精神科医生咨询,同时病情变化时应及时向精神科专业人员寻求帮助。